各市州、甘肅礦區衛生計生委、蘭州新區衛計和食藥監局,省衛生計生委綜合監督局,省屬各醫療機構: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各項健康扶貧政策,根據《甘肅省健康扶貧專責工作組成員單位責任清單及督導考核問責辦法》(甘衛發〔2018〕165號)等文件規定,現將各地區醫療機構落實“先看病后付費”、“一站式”結報、報銷比例達到“85%”以上、控制不合規費用、“3000元醫療救助”政策、“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中各項數據填報等監測指標予以通報,并適時啟動約談、問責機制。同時為進一步夯實基層健康扶貧工作基礎,對各級醫療機構電子病歷數據質量、各市州村衛生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啟用情況一并進行監測通報。本月起電子病歷數據質量一并正式納入約談、問責機制。
一、總體情況
1月7日-11日全省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出院病人數6518例,6218例合規報銷比例大于85%,其中,4499例介于85%-90%之間,占總出院病人69.02%;1719例大于90%,占總出院病人26.37%;300例轉人工, 占總出院病人4.60%。21例存在不合規費用。因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識別問題未能實現“先看病后付費”、“一站式”結報、實際報銷比例低于85%、個人合規自付費用大于3000元的共有76例。
二、省屬10家醫療機構數據監測情況
1月7日-11日監測數據顯示,省屬10家醫療機構各項指標均合格。
三、各市州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數據監測情況
1月7日-11日監測數據顯示,共有21例存在不合規費用,具體情況為:舟曲縣人民醫院1例, 天祝藏族自治縣藏醫院20例。以上兩家醫院產生不合規費用的主要原因是因藥品對碼不規范,請立即整改。
四、各市州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數據監測情況
1月7日-11日監測數據顯示,所有基層醫療機構各項指標均合格。
五、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識別有關情況
1月7日-11日監測數據顯示,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識別有問題的共有76例。其中在城鄉居民醫保結算系統顯示患者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共58例;雙重身份(是建檔立卡戶,又是退休職工或其他參合人員)共1例;出入院身份不一致的共12例;身份基本信息有誤(姓名、身份證號碼等)的共5例(詳見附件)。
六、建檔立卡貧困戶醫療報銷轉人工審核有關情況
1月7日-11日監測數據顯示,其中直接從醫院HIS系統抓取轉人工審核的共300例,經與保險公司核對符合條件實際轉人工案例數共有252例。
醫院傳輸“一站式”標志有誤(實際已實現“一站式”)案例數共有28例,分別是:慶陽市人民醫院12例,慶陽市婦幼保健院9例,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1例,碌曲縣婦幼保健站6例。請上述醫院按要求整改到位。
基本醫保段報銷與大病保險段報銷數據不符共有4例,分別是碌曲縣人民醫院1例,舟曲縣人民醫院1例,高臺縣中醫醫院1例,渭源縣中西醫結合醫院1例。
不在“一站式”報銷范圍(婦幼保健站等非定點醫院)案例數4例,主要是碌曲縣婦幼保健站。
城鄉居民醫保信息系統未向保險公司上傳的數據共有12例,分別是: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1例,古浪縣中醫院1例,定西市人民醫院1例,渭源縣中西醫結合醫院1例,通渭縣中醫院2例,渭源縣人民醫院5例,定西市中醫院1例。
各醫療機構核實補報的轉人工審核共26例。
七、電子病歷數據質量及村衛生室信息系統啟用情況
(一)電子病歷數據質量
根據《甘肅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接口文檔》,對各醫療機構上傳到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電子病歷從完整性、一致性、規范性、及時性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綜合評價打分,從1月7日-11日監測數據顯示,總體情況如下:
1、省屬醫療機構電子病歷數據質量情況:
較好的是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甘肅省人民醫院(見表1)。
表1 省屬醫療機構電子病歷數據質量統計表
2、分市州電子病歷數據質量情況
較好的是:定西市、蘭州市、武威市。
較差的是:平涼市、慶陽市、隴南市。(詳見表2)。
表2 各市州二級以上醫院電子病歷數據質量統計表
(二)村衛生室信息系統使用情況
1月7日-13日監測數據顯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村衛生室信息系統”)按市州統計累計使用率較好的是:嘉峪關市、平涼市、慶陽市(詳見表3)。
表3 甘肅省村衛生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使用情況統計表(不包括蘭州)
八、“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主要監測指標情況
經對2019年1月14日“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中幫扶對象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核實完成率、核準患病對象救治比例、2018年新增對象救治信息填報率、已簽約慢病患者戶數占慢病患者戶數比例、2018年救治對象自付比5項指標做綜合排序,金昌市、武威市、張掖市三個市州綜合指標分別為98.01%、97.96%和97.86%,排在全省前列,排序靠前的原因是核實核準、救治簽約等項指標均已達到或接近100%,請繼續做好貧困患病對象救治和數據采集工作。隴南市、蘭州市、甘南州三個市州綜合指標分別為95.72%、94.72%和91.75%,排在全省后三位。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一是國家對部分數據進行了更新,二是已簽約慢病患者戶數占慢病患者戶數比例低于95%。由于本周統計指標受更新數據的影響較大,本周對綜合指標排名靠后的市州不做批評,但請在繼續做好核實核準、救治政策落實和數據采集填報工作的同時,抓緊完成變更后對象慢病簽約服務、簽約對象面對面隨訪工作(詳見表4)。
九、存在的問題及整改要求
(一)個別建檔立卡戶身份識別不精準
針對在城鄉居民醫保結算系統顯示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58例患者,由當地人社部門和扶貧辦逐一核查身份信息,并由當地扶貧辦負責在省級扶貧大數據庫中予以更正;針對重復參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醫療機構在報銷時,按后參保信息予以報銷;針對出入院身份不一致的12例患者,由當地醫保部門將人員基本信息及時反饋扶貧部門負責解決。
(二)建檔立卡戶醫療報銷轉人工審核數量較大
目前每周建檔立卡貧困戶住院報銷轉人工審核的例數較多,占總出院人數的4%左右,請各醫療機構在上傳數據過程中不要將已完成“一站式”結報的病例,標注成“轉人工審核”,嚴重影響“一站式”結報政策的落實;保險公司要優化報銷流程,簡化報銷人工審核程序及時進行報銷,減少轉人工審核的例數。
(三)電子病歷數據質量較差
甘肅省腫瘤醫院、甘肅省康復中心醫院、平涼市電子病例數據質量較差,整改效果不明顯。
(四)“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主要監測指標填寫不準確
請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各項監測指標排名靠后的市州,接到本通報后,立即查闕補漏,做好慢病簽約服務和面對面隨訪工作,繼續加強協調,督促落實相關救助政策,準確反映我省健康扶貧工作成效。各市州在做好入戶信息采集工作的同時,也要做好政策宣講宣傳工作,提高服務水平,提高政策知曉率和群眾滿意度。
十、各部門職責及約談問責方式
通報中出現的問題,涉及人社、民政、衛生計生、保監等部門,各地區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存在的問題依據各自職責,認真核查整改。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合規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85%”由省醫保局牽頭,各地區人社、大病保險經辦機構負責落實整改;“先看病后付費”、“一站式”結報由省醫保局牽頭,各地區人社、民政、大病保險經辦機構負責落實;醫療救助兜底保障由民政部門負責落實整改;不合規費用由衛生計生部門負責落實整改。
對被通報的醫療機構第一次被通報自行整改;第二次被通報,由省衛生計生委提醒約談相關市州衛生計生委和省屬醫療機構,各市州衛生計生委提醒約談轄區醫療機構;第三次被通報,省衛生計生委建議當地黨委政府對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問責。各市州衛計委要將約談、問責情況及時向省衛生計生委反饋。
省衛生健康委健康扶貧處聯系人:何乃玉,聯系電話:13893166200
省衛生計生統計信息中心聯系人:白煥莉,聯系電話:18993295151
附件: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識別不一致問題數據匯總表(1月7日-1月11日).xlsx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
2019年1月18日
抄送:省人社廳、省民政廳、省保監局,各市州人民政府,平安養老保險公司甘肅分公司、人保財險公司甘肅分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甘肅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