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市州、甘肅礦區衛生計生委、蘭州新區衛計和食藥監局,省衛生計生委綜合監督局,省屬各醫療機構: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各項健康扶貧政策,根據《甘肅省健康扶貧專責工作組成員單位責任清單及督導考核問責辦法》(甘衛發〔2018〕165號)等文件規定,現將各地區醫療機構落實“先看病后付費”、“一站式”結報、報銷比例達到“85%”以上、控制不合規費用、“3000元醫療救助”政策、“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中各項數據填報等監測指標予以通報,并適時啟動約談、問責機制。同時為進一步夯實基層健康扶貧工作基礎,對各級醫療機構電子病歷數據質量、各市州村衛生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啟用情況一并進行監測通報。本月起電子病歷數據質量一并正式納入約談、問責機制。
一、總體情況
12月24日-29日全省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出院病人數9656例,9132例合規報銷比例大于85%,其中, 6727例介于85%-90%之間,占總出院病人69.67%;2405例大于90%,占總出院病人24.91%;522例轉人工, 占總出院病人5.41%;因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識別問題未能實現“先看病后付費”、“一站式”結報、實際報銷比例低于85%、個人合規自付費用大于3000元的共有74例。
二、省屬10家醫療機構數據監測情況
12月24日-29日監測數據顯示,省屬10家醫療機構各項指標均合格。
三、各市州二級以上醫療機構數據監測情況
12月24日-29日監測數據顯示,天水市秦州區眼科醫院2例未實現“一站式”結報。
四、各市州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數據監測情況
12月24日-29日監測數據顯示,所有基層醫療機構各項指標均合格。
五、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識別有關情況
12月24日-29日監測數據顯示,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識別有問題的共有74例。其中在城鄉居民醫保結算系統顯示患者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共56例;雙重身份(是建檔立卡戶,又是退休職工或其他參合人員)共6例;出入院身份不一致的共7例,身份基本信息有誤(姓名、身份證號碼等)的共5例(詳見附件)。
六、建檔立卡貧困戶醫療報銷轉人工審核有關情況
12月24日-29日監測數據顯示,其中直接從醫院HIS系統抓取轉人工審核的共522例,經與保險公司核對符合條件實際轉人工案例數共有485例。
醫院傳輸一站式標志有誤(實際已實現一站式)案例數共有22例,分別是:慶陽市婦幼保健院4例,禮縣婦幼保健站2例,慶陽市人民醫院5例,卓尼縣中醫院9例,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2例。請上述醫院按要求整改到位。
基本醫保段報銷與大病保險段報銷數據不符共有13例,分別是:岷縣中醫院2例,岷縣人民醫院7例,隴西中醫醫院1例,敦煌市人民醫院1例,卓尼縣洮河林業職工醫院1例,臨洮縣人民醫院1例。
不在一站式報銷范圍(婦幼保健站等非定點醫院)案例數2例,主要是涇川縣婦幼保健院。
各醫療機構核實補報的轉人工審核共69例。
七、電子病歷數據質量及村衛生室信息系統啟用情況
(一)電子病歷數據質量
根據《甘肅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接口文檔》,對各醫療機構上傳到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電子病歷從完整性、一致性、規范性、及時性等多個方面進行了綜合評價打分,從12月24日-29日監測數據顯示,總體情況如下:
1、省屬醫療機構電子病歷數據質量情況:
較好的是甘肅省人民醫院、蘭州大學第二醫院、甘肅省第三人民醫院(見表1)。
表1 省屬醫療機構電子病歷數據質量統計表
2、分市州電子病歷數據質量情況
較好的是:定西市、臨夏州、蘭州市。
較差的是:隴南市、慶陽市、天水市。(詳見表2)。
表2 各市州二級以上醫院電子病歷數據質量統計表
(二)村衛生室信息系統使用情況
12月24日-30日監測數據顯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以下簡稱“村衛生室信息系統”)按市州統計累計使用率較好的是:嘉峪關市、張掖市、金昌市(詳見表3)。
表3 甘肅省村衛生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管理信息系統使用情況統計表(不包括蘭州)
八、“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主要監測指標情況
經對2019年1月2日“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中核準患病對象救治比例、2018年新增對象救治信息填報率、已經簽約戶數占總建檔立卡戶的比例、已簽約慢病患者人數占慢病患者人數比例、2018年救治對象自付比5項指標做綜合排序,白銀市、武威市、臨夏州三個市州綜合指標分別為98.15%、98.11%和98.07%,排在全省前列,排序靠前的原因是核實、核準、救治、簽約、隨訪等各項指標均已達到或接近100%、自付比低于10%,請繼續做好貧困患病對象救治和數據采集工作。蘭州市、金昌市、甘南州三個市州綜合指標分別為91.17%、88.04%和85.94%,排在全省后三位。排名靠后的主要原因是已經簽約戶數占總建檔立卡戶的比例和已簽約慢病患者人數占慢病患者人數比例均低于90%。請在做好慢病簽約服務和隨訪工作的同時繼續做好核實核準、相關救治政策督促落實和數據采集填報工作(詳見表4)。
九、存在的問題及整改要求
(一)個別建檔立卡戶身份識別不精準
針對在城鄉居民醫保結算系統顯示不是建檔立卡貧困戶的56例患者,由當地人社部門和扶貧辦逐一核查身份信息,并由當地扶貧辦負責在省級扶貧大數據庫中予以更正;針對重復參保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醫療機構在報銷時,按后參保信息予以報銷;針對出入院身份不一致的7例患者,由當地醫保部門將人員基本信息及時反饋扶貧部門負責解決。
(二)建檔立卡戶醫療報銷轉人工審核數量較大
目前每周建檔立卡貧困戶住院報銷轉人工審核的例數較多,占總出院人數的5%左右,請各醫療機構在上傳數據過程中不要將已完成“一站式”結報的病例,標注成“轉人工審核”,嚴重影響“一站式”結報政策的落實;保險公司要優化報銷流程,簡化報銷人工審核程序及時進行報銷,減少轉人工審核的例數。
(三)電子病歷數據質量較差
省康復中心醫院因更換系統,上傳平臺的電子病歷數據質量較差,希望加快系統更新進度;隴南市電子病例數據質量差,整改效果不明顯。
(四)“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主要監測指標填寫不準確
請“全國健康扶貧動態管理系統”各項監測指標排名靠后的市州,接到本通報后,及時查闕補漏,做好慢病簽約服務和隨訪信息錄入工作,繼續加強協調,督促落實相關救助政策,準確反映我省健康扶貧工作成效。各市州在做好入戶信息采集工作的同時,也要做好政策宣講宣傳工作,提高服務水平,提高政策知曉率和群眾滿意度。
十、各部門職責及約談問責方式
通報中出現的問題,涉及人社、民政、衛生計生、保監等部門,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存在的問題依據各自職責,認真核查整改。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住院合規醫療費用實際報銷比例達“85%”由人社、保監部門負責落實整改;“先看病后付費”、“一站式”結報由人社部門、民政、保監部門負責落實;醫療救助兜底保障由民政部門負責落實整改;不合規費用由衛生計生部門負責落實整改。
對被通報的醫療機構第一次被通報自行整改;第二次被通報,由省衛生計生委提醒約談相關市州衛生計生委和省屬醫療機構,各市州衛生計生委提醒約談轄區醫療機構;第三次被通報,省衛生計生委建議當地黨委政府對相關單位和人員進行問責。各市州衛計委要將約談、問責情況及時向省衛生計生委反饋。
省衛生健康委健康扶貧處聯系人:何乃玉,聯系電話:13893166200
省衛生計生統計信息中心聯系人:白煥莉,聯系電話:18993295151
附件:全省建檔立卡貧困戶身份識別不一致問題數據匯總表(12月24日-12月29日).xlsx
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辦公室
2019年1月4日
抄送:省人社廳、省民政廳、省保監局,各市州人民政府,平安養老保險公司甘肅分公司、人保財險公司甘肅分公司、太平洋保險公司甘肅分公司。